《教师口语》是师范院校各类专业学生学习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程,它既是一门研究教师口语理论规律的应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口语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最主要手段,即使在现代化传声技术普遍应用于教学领域,课堂教学过程具有多种形式的情况下,教师口语的作用仍然不会被削弱。教师的口语又是学生接受语言教育和语言训练的最直接范本。在训练学生口语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出样子来。教师的言语是学生模仿的标本: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语言。如果教师的口语表达在学生面前不能起至示范作用,学生对口语表达就可能不够重视,或者因此对训练口语失去信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育人、塑造人的历史重任。口语表达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一个教师的价值观、道德水准、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审美情趣乃至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等,都会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过程中,通过教师特有的口语表达的形式对教育对象和其他受众产生影响。“教师口语”主要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因此,教师口语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师范性特点。
《教师口语》由普通话语音、教学用语和社会交际用语三个部分组成。普通话语音部分是口语的基础,主要介绍声母、韵母、声调和语流音变的基本理论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相关材料;教学用语部分从语域风格、用语要求、表达方式、用语设计和控制、用语机智和情感投入等方面较为完整地论述了体现教师职业用语特点的基本要求;社会交际用语部分从社会交际的角度对教师的口语修养提出了更为广泛也更为严格的要求。
1993年5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口语“教学要把训练放在突出位置。教师要注意理论指导,注重示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课外训练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组织保证,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训练,并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校要建立规章制度,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创造良好的教师职业语言环境。”长期以来,高校普通话和口语教学往往因比较注重理论研究而相对忽视口语实践并把口语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事实证明,口语的课堂教学如能向校园文化活动伸展,将十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不断强化和巩固。首先是时间的伸展:如果在课程结束以后学生不再运用口语理论指导口语实践,势必造成大量的遗忘和回生。而当我们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的时候,这一现象便可避免。其次是空间的伸展:口语训练只限于课堂这一空间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把教室这一空间尽可能地伸展到其他更多的活动空间去,形成一个学习、运用、研究口语的更大的语言环境,那么,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得到更多的补充,效果也将更好。再次是心理的伸展:口语表达的自信意识是师范生必须的具备的最基本的语言心理素质,也是口语表达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这种自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应主要依靠长期的口语实践。校园口语类活动给了学生不断思索、不断体验并逐渐培养自信意识的心理素质的机会。
徐州师范大学《教师口语》精品课程 http://course.xznu.edu.cn/jsky/